地菍根,中藥材名。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MelastomadodecandrumLour的根。具有活血,止血,利濕,解毒的功效。主治痛經,難產,產后腹痛,胞衣不下,崩漏,白帶,咳嗽,吐血,痢疾,黃疸,淋痛,久瘧,風濕痛,牙痛,瘰疬,疝氣,跌打勞傷,毒蛇咬傷。
中文名稱
地菍根別名
地茄根、地稔根、火炭泡性味歸經
味苦、微甘,性平;歸肝、脾、肺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止血,利濕,解毒主治 痛經,難產,產后腹痛,胞衣不下,崩漏,白帶,咳嗽,吐血,痢疾,黃疸,淋痛,久瘧,風濕痛,牙痛,瘰疬,疝氣,跌打勞傷,毒蛇咬傷。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品加倍);或搗汁。外用:適量,煎湯洗或搗敷。
注意事項孕婦慎服。
化學成分 含酚類,鞣質,氨基酸及糖類。相關論述1、《植物名實圖考》:“治勞損。”
2、《嶺南釆藥錄》:“治產后腹痛,赤白痢,取其根煎服。”
3、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澀腸止痢,舒筋活絡。主治腸炎,菌痢,腰腿痛,風濕骨痛。”
4、《安徽中草藥》:“清熱解毒,行瘀利濕。”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滯產:地菍根60-120g,切碎,加水3-4碗,文火煎至八分碗,去渣頓服。(《福鼎本草》)
2、治產褥熱:地菍根60-120g,加酒水各半燉服。(《福建民間草藥》)
3、治婦人白帶,經漏不止:地茄根15-18g。用豬瘦肉60g燉湯,以湯煎藥服。(《江西民間草藥》)
4、治久嗽不止:地菍根、百合、桑根各30g,豬肺1只煎服。(《閩東本草》)
5、治咳嗽吐血:地菍根30g,水煎服。亦治血淋。(江西《草藥手冊》)
6、治痢疾:地菍根60g,水煎服。冰糖為引,每日1劑。若久痢不愈,加鳳尾草60g,石胡荽15g。同煎。(《江西草藥》)
7、治黃疸:鮮地茄根90g,白茅根30g,白糖30g,甜酒30g。先將地茄、白茅根煎水,加白糖沖甜灑服。(《湖南藥物志》)
8、治腎盂腎炎:地茄根60g,加淡竹葉塊根15g(或全草30g),車前全草9g。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9、治久瘧不愈:地菍根30g,鳳尾草全草60g,鵝不食草全草15g。白糖為引,水煎2次分服。每日1劑。(江西《草藥手冊》)
10、治風濕痛:地菍根60-120g,豬蹄250g。酌加黃酒煎服。(《福建民間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8-12月采挖,洗凈,切碎,曬干或鮮用。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為不規則的圓柱形短段,常彎曲,有分枝,長3-6cm,直徑4-12mm。表面灰白色或黃白色,光滑或有細皺紋,栓皮剝落后呈淡紅色。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淡紅棕色,略顯放射狀紋理,中心有紅棕色小髓。氣微,味淡微澀。
以根粗壯、堅硬、黃白色者為佳。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0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