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癸草根,中藥名。為豆科植物丁癸草ZorniagibbosaSpanoghe的根。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臺(tái)灣、廣東、廣西、四川、云南。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癰疽,疔瘡,腳氣浮腫,瘰疬,蛇傷。
中文名稱
丁癸草根性味歸經(jīng)
味甘,性涼。歸脾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主治 癰疽,疔瘡,腳氣浮腫,瘰疬,蛇傷。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煅存性研末撒。相關(guān)論述1、《生草藥性備要》:“煲酒解熱毒,散癰疽。治疔瘡,亦治蛇傷。”
2、《本草求原》:“治牙痛,消蛇瘡,理蛇傷,理瘡口。”
3、《嶺南采藥錄》:“治瘰疬。”
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腳氣浮腫酸痛:鮮丁癸草根45g,豬蹄節(jié)1個(gè)。燉服,連服3-5次。(《泉州本草》)
2、治瘰疬:丁癸草根120g,酒240g。同煎服。(《嶺南采藥錄》)
3、治蛇瘡,理蛇傷:丁癸草根,煅存性摻之。(《本草求原》)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除去莖葉、泥土,洗凈,鮮用或曬干。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0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