棣棠花,中藥名。為薔薇科植物棣棠花Kerriajaponica(L.)DC.及重瓣棣棠花Kerriajaponica(L.)DC.f.pleniflora(Witte)Rehd.的花。棣棠花分布于華東、西南及陜西、甘肅、河南、湖北、湖南等地。重瓣棣棠花湖南、四川、云南有野生,我國南北各地普遍栽培。具有化痰止咳,利濕消腫,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咳嗽,風(fēng)濕痹痛,產(chǎn)后勞傷痛,水腫,小便不利,消化不良,癰疽腫毒,濕疹,蕁麻疹。
中文名稱
棣棠花別名
金旦子花、雞蛋花、三月花、金棣棠、青通花、通花條、清明花、小通花、地團花、金錢花、雞蛋黃。性味歸經(jīng)
味微苦、澀,性平。歸肺、脾、胃經(jīng)毒性
無毒(棣棠花)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化痰止咳,利濕消腫,解毒。
主治咳嗽,風(fēng)濕痹痛,產(chǎn)后勞傷痛,水腫,小便不利,消化不良,癰疽腫毒,濕疹,蕁麻疹。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煎水洗。
注意事項陰虛津少者慎用。
藥理作用利尿作用。
相關(guān)論述1、《重慶草藥》:“止咳。治小兒咳嗽,百日咳,消化不良。”
2、《湖南藥物志》:“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水腫。”
3、《四川中藥志》1962年版:“治久咳,小兒蕁麻疹。”
4、《云南中草藥》:“主治肺結(jié)核。”
5、《甘肅中草藥手冊》:“主治肺熱久咳,肝炎及產(chǎn)后勞傷關(guān)節(jié)疼痛。”
6、《青島中草藥手冊》:“主治風(fēng)寒咳嗽。”
7、《河北中草藥》:“行水消腫,止痛。適用于小便不利,浮腫尿少,以及飲食停積,脘腹脹悶,慢性氣管炎。”
8、《浙江藥用植物志》:“主治濕疹。”
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棣棠花、黃荊條、大血藤、絲瓜絡(luò)、木賊、茜草各9g,透骨草12g。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2、治消化不良:通花條花15g,炒麥芽12g。水煎服。(《甘肅中草藥手冊》)
3、治癰疽腫毒:(棣棠)花、馬蘭、薄荷、菊花、蒲公英各9-15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附注棣棠花的根(棣棠根)、葉(棣棠葉)均可供藥用。應(yīng)該指出的是,棣棠樹的根、枝葉與其花的功效相似,但藥力較弱,故常用其花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4-5月采花,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花呈扁球形,直徑0.5-1cm,黃色;萼片先端5,深裂,裂片卵形,筒部短廣;花瓣金黃色,5片,廣橢圓形,鈍頭,萼筒內(nèi)有環(huán)狀花盤;雄蕊多數(shù);雌蕊5枚。氣微,味苦澀。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1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