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疙瘩,中藥名。為胡椒科植物蒟子PiperyunnanenseTseng的全株。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南部和西北部。具有祛風散寒,行氣活血,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風寒感冒,風濕骨痛,胃痛,痛經,跌打損傷。
中文名稱
大麻疙瘩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散寒,行氣活血,散瘀止痛。主治 用于風寒感冒,風濕骨痛,胃痛,痛經,跌打損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注意事項 孕婦慎服。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切片,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莖圓柱形,直徑約1cm;表面有細縱棱,具稀疏毛茸,節部膨大明顯。葉多皺縮,展平后卵圓形或橢圓形,長9-15cm,寬5-10cm,基部常偏斜,有密集的細小腺點,背面葉脈上有毛茸,葉脈9條,最上1對離基從中脈發出,網脈明顯;葉具短柄,基部鞘狀,有時可見與葉對生的穗狀花序。氣香,味辛辣。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1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