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葉楊,中藥名。為楊柳科植物響葉楊PopulusadenopodaMaxim.的根皮、樹皮或葉。分布于陜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風止痛,活血通絡之功效。用于風濕痹痛,四肢不遂,齲齒疼痛,損傷瘀血腫痛。
中文名稱
響葉楊別名
白楊樹、綿楊性味歸經
味苦,性平。歸肝、脾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祛風止痛,活血通絡。
主治用于風濕痹痛,四肢不遂,齲齒疼痛,損傷瘀血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敷。
注意事項孕婦忌用。
藥理作用1、具有止咳作用。
2、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和大腸、炭疽、白喉、傷寒、綠膿、痢疾等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關論述《全國中草藥匯編》:“散瘀,活血,止痛。主治風濕關節痛,四肢不遂,損傷瘀血腫痛。”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用于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疼痛,齲齒牙痛和跌打損傷等。
相關配伍1、治風痹,四肢不遂:(響葉楊)干燥樹皮(去粗皮)15g。酒蒸服。
2、治齲齒:(響葉楊)葉。水煎含漱。
3、治損傷瘀血腫痛:(響葉楊)根皮加苦參、蛇葡萄根等量。和酒槽搗爛包敷傷處。(1-3方出自《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附注該物種在貴州分布較廣,蘊藏量較大,可大量開發利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根皮和樹皮多在冬、春季采收,趁鮮剝取根皮和樹皮,鮮用或曬干;夏季采收葉,鮮用或曬干。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1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