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芽,中藥名。為禾本科植物稻OryzasativaL.的成熟果實經發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將稻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待須根長至約1cm時,干燥。
中文名稱
稻芽別名
蘗米、谷蘗、稻蘗性味歸經
甘,溫。歸脾、胃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消食和中,健脾開胃。
主治用于食積不消,腹脹口臭,脾胃虛弱,不饑食少。炒稻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饑食少。焦稻芽善化積滯。用于積滯不消。
用法用量9-15g。
注意事項尚不明確。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小兒消化不良,面黃肌瘦:谷芽9g、甘草3g、砂仁3g、白術6g。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2、小兒腹瀉:炒谷芽9g、木香6g、訶子肉5g、葛根5g、通草2g。上藥水煎,日分2次服。對癥加味:挾熱加白芍、黃芩;體虛加沙參、白術;溢奶或吐清水加丁香、柿蒂。(《中國社區醫師》)
加工炮制
炮制方法1、稻芽:除去雜質。
2、炒稻芽:取凈稻芽,按清炒法(不加輔料的炒法稱為清炒法)炒至深黃色。
3、焦稻芽:取凈稻芽,按清炒法(不加輔料的炒法稱為清炒法)炒至焦黃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本品呈扁長橢圓形,兩端略尖,長7-9mm,直徑約3mm。外稃黃色,有白色細茸毛,具5脈。一端有2枚對稱的白色條形漿片,長2-3mm,于一個漿片內側伸出彎曲的須根1-3條,長0.5-1.2cm。質硬,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淡。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2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