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火草,中藥名。為鴨跖草科植物大苞水竹葉Murdanniabracteata(C.B.Clarke)J.K.MortonexHong的全草。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具有化痰散結,清熱通淋之功效。用于瘰疬痰核,熱淋。
中文名稱
痰火草別名
圍夾草、癌草、青竹殼菜、青鴨跖草性味歸經
味甘、淡,性涼。歸肺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化痰散結,清熱通淋。
主治用于瘰疬痰核,熱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者不宜用。
相關論述《全國中草藥匯編》:“化痰散結。主治淋巴結結核?!?/p>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痔瘡腫痛:鮮痰火草60g,燉豆腐服。
2、風濕性關節炎、骨質增生癥:鮮痰火草50g,燉蟶干服,連服10天為1療程。
3、治淋巴結結核:鮮痰火草40g,鴨皂樹30g,山芝麻10g,梅葉冬青20g,水煎服。
4、治前列腺炎:痰火草20g,一枝黃花、金絲草、車前草各15g,水煎服。
5、治咽喉炎:痰火草、山芝麻各15g,圓羊齒50h,水煎服。(1-5方出自《常用草藥圖集》)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根須狀,黃白色,莖鮮時圓柱形,干后收縮,表面有皺縮條紋,有毛,下部節下生須根。葉互生,無明顯葉柄,基部鞘狀抱莖,葉片皺卷,展平呈寬披針形,直出平行脈?;ㄋ{白色,數朵密集成頂生長圓形或近圓球形的頭狀花序,小苞片大,膜質,近球形,覆瓦狀排列,花萼3,花瓣3,有短爪。味甘、淡。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2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