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中藥名。為禾本科植物稻OryzasativaL.及糯稻O.sativaL.var.glutinosaMatsum.的莖葉。稻分布于我國南北各地;糯稻分布于我國南部和中部。具有寬中,下氣,消食,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噎膈,反胃,食滯,腹痛,泄瀉,消渴,黃疸,喉痹,痔瘡,燙火傷。
中文名稱
稻草別名
稻穰、稻藁、稻桿、禾稈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歸脾、肺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寬中,下氣,消食,解毒。
主治用于噎膈,反胃,食滯,腹痛,泄瀉,消渴,黃疸,喉痹,痔瘡,燙火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0-150g;或燒灰淋汁澄清。外用:適量,煎水浸洗。
注意事項陰虛者不宜用。
相關論述1、《本草拾遺》:“主黃病身作金色,煮汁浸之。”
2、《本草圖經》:“治馬墜補損。”
3、《滇南本草》:“寬中,寬腸胃,下氣,溫中止瀉,消牛、馬肉積,宿食,消小兒乳食結滯,肚腹疼痛。草節,走周身經絡,治痰火疼痛。”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噎食不下:赤稻細梢,燒灰,滾湯一碗,隔絹淋汁三次,取汁,入丁香一枚,白豆蔻半枚,米一盞,煮粥食。(《摘玄方》)
2、治翻胃:用旱禾槁燒灰淋汁,帶溫服之令吐,蓋胃中有蟲,灰能殺之。(《普濟方》)
3、治食牛肉傷食,胸中嘈雜,嘔吐惡心,胸口脹滿微痛,不思飲食,面皮黃瘦,腹饑,倒飽,食后哽食,膨脹:稻草五錢,砂糖一錢。水煎服。
4、治小兒飲食傷脾,久瀉不止:糯谷草三錢,煎服。久瀉,加真淮藥二錢。(3-4方出自《滇南本草》)
5、治渴:糯稻桿取中一尺燒灰,淋汁飲,或不燒便煎服亦妙。(《世醫得效方》)
6、治傳染性肝炎:糯稻草、蒲公英各90g。水煎服。(蘇醫《中草藥手冊》)
7、治喉痹:用稻草燒煙,如做墨法,取細煙,酸醋調,吹入鼻中,如咽得,用蘆筒送下喉,少頃,打滾吐出涎。(《普濟方》)
8、治傷寒毒氣攻手足虛腫,及疼痛欲脫:稻穗燒灰淋汁漬。(《圣惠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收獲稻谷時,收集脫粒的稻稈,曬干。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2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