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哈魚,中藥名。為鮭科動物大麻哈魚Oncorhynchusketa(Walbaum)的全體。具有補虛,健胃,利水的功效。主治虛勞羸瘦,消化不良,水腫。
中文名稱
大麻哈魚別名
大馬哈魚、大馬哈、大發哈、果冬、秋鮭性味歸經
味甘,性微溫藥材分類
植物聲明
本詞條僅用于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補虛,健胃,利水。主治 虛勞羸瘦,消化不良,水腫。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100-200g;或焙干研末。化學成分1、肉含三酰甘油、卵磷脂、植烷酸、亞油酸、棕櫚酸、油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膽甾醇、亮氨酸、脯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鵝肌肽、組氨酸、牛磺酸、丙氨酸、甘氨酸、賴氨酸、蘇氨酸、肌苷酸、肌苷、次黃嘌呤、氧化三甲胺、三甲胺、三甲銨乙內鹽。含蝦黃質異構體,其中(3S,3′S)-蝦黃質占78%-85%,(3R,3′R)-蝦黃質占12%-17%,內消旋蝦黃質占2%-6%。含鮭屬黃質、雞油菌黃質。含組織蛋白酶B、L、D、磷酸甘油醛脫氫酶、膠原。微量元素有鐵、銅、錳、鎘、鈷、鉛鋅、鍶。
2、此外,還含維生素B1、B2、煙酸。
3、皮膚含鳥嘌呤、次黃嘌呤。
相關論述 《東北動物藥》:“滋補,利水,健胃。治消化不良,胸腹脹滿,水腫。”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水腫:大馬哈魚100g,茶葉適量,水煎極熟,食肉飲汁,每日服2次。(《中國動物藥》)
2、治抽搐:500g重大麻哈魚1條,用火烤黃,以黃酒為引,3次服完。(《中國有毒魚類和藥用魚類》)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由海入江產卵后捕撈,用時除去鱗片及內臟,洗凈,鮮用或焙干備用。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29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