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楓,中藥名。為八角楓科植物八角楓Alangiumchinense(Lour.)Harms和瓜木A.platanifolium(Sieb.etZucc)Harms的側根、須狀根(纖維根)或葉、花。八角楓(華瓜木)分布于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四川、貴州、云南等地。瓜木分布于遼寧、河北、山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性溫味辛、苦,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散淤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風濕痹痛,肢體麻木,跌打損傷。
中文名稱
八角楓別名
白金條、白龍須、八角梧桐、割舌羅、野羅桐、花冠木性味歸經(jīng)
辛、苦,溫。歸肝、腎、心經(jīng)。毒性
小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散淤止痛。
主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側根3~9g,用量由小逐漸加大,切勿過量;須根一般不超過3g,宜在飯后服用。
禁忌孕婦忌服,小兒和年老體弱者慎用。八角楓須狀根(白龍須)毒性較大,中毒輕者有頭昏、無力,重者可因呼吸抑制而致死。有人用其治療骨關節(jié)酸痛。共服用160g導致病人死亡,應予注意。在搶救中首先要考慮作人工呼吸,其他對癥治療亦需及時。作肌肉松弛劑使用時,更應在有搶救條件的醫(yī)院進行。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小兒和年老體弱者慎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根全年可采,挖出后,除去泥沙,斬取側根和須狀根,曬干即可。夏、秋采葉及花,曬干備用或鮮用。
炮制方法除去雜質,洗凈,稍悶,切段,干燥。
藥材鑒別
鑒別飲片性狀為圓柱形短段,外皮黃棕色或灰褐色。切面淡黃色。質脆而硬。氣微,味淡。
藥材性狀1、華瓜木根:本品細根呈圓柱形,微彎曲,長短不一,有分枝,直徑2-8mm,黃棕色或灰褐色,有細縱紋,外皮有時縱裂。須根纖細。質脆硬,斷面黃白色。氣微,味淡。
2.、瓜木根:本品細根呈圓柱形,略帶波狀彎曲,長短不一,長者可達1m以上,直徑2-8mm,有分枝及眾多細須狀根或其殘基,表面灰黃色至棕黃色,栓皮縱裂,有時剝離。質脆硬,折斷面不平,黃白色,纖維性。氣微弱,味淡、微辛。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3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