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肺筋草,中藥名。為傘形科植物薄片變豆菜SaniculalamelligeraHance和天藍變豆菜SaniculacoerulescensFranch.的全草。薄片變豆菜分布于安徽、浙江、臺灣、江西、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天藍變豆菜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風發表,化痰止咳,活血調經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咳嗽,哮喘,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瘡腫,跌打腫痛,外傷出血。
中文名稱
大肺筋草別名
肺經草、半邊錢、臍風草、反背紅、血經草、烏豆草、一支箭、大肺經草、水黃連、瓣練、小山芹菜、五爪風、子仔七、肺筋草、打不死、散血草、鵝掌腳草、山芹菜、野芹菜。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發表,化痰止咳,活血調經。主治 用于感冒,咳嗽,哮喘,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瘡腫,跌打腫痛,外傷出血。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相關論述1、《天寶本草》:“散風寒,化痰。治四時感冒,哮吼,咳嗽,臍風。”
2、《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清熱潤肺,行血通經。治感冒風寒咳嗽或虛咳,婦女經閉腰痛。”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感冒咳嗽:烏豆草30g。煨水服。(《貴州草藥》)
2、治百日咳:大肺經草15g,地團花、五皮草、青蛙草各9g。水煎服。(《萬縣中草藥》)
3、治勞傷咳嗽:烏豆草30g。泡酒服。
4、治月經不調:烏豆草、連錢草、澤蘭、小血藤、五香血藤各15g。煨水服。(3-4方出自《貴州草藥》)
5、治婦女經閉腰痛:大肺經草30g。加醪糟煮服。(《萬縣中草藥》)
6、治蛇頭瘡:大肺經草適量。搗爛調米酒敷患處。
7、治刀傷出血,跌打腫痛:大肺經草適量。搗爛敷患處。(6-7方出自《廣西民族藥簡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炮制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稍潤,切段,干燥。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為不規則短段,根、莖、葉、花、果混合;根黑棕色,具根須;葉柄灰黃色,基部帶褐色,葉片皺縮破碎,具深陷缺裂;雙懸果,果卵形或稍側向而成扁形,有刺。味辛、微苦。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31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