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黃連,中藥名。為楝科植物滇黔地黃連MunroniahenryiHarms的全株。分布于西南及廣西等地。具有祛風通絡,行氣止痛,截瘧之功效。常用于感冒發熱,跌打損傷,風濕疼痛,胃痛,瘧疾。
中文名稱
滇池黃連性味歸經
味苦,性涼。歸肺、胃經毒性
小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通絡,行氣止痛,截瘧。主治 感冒發熱,跌打損傷,風濕疼痛,胃痛,瘧疾。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9g;或研末,每次1.5-3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注意事項 不宜多服。脾胃虛寒及孕婦慎服。~《云南中草藥》:“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多。忌豆類、蕎面。”相關論述1、《廣西中藥志》:“葉:散瘀消腫,接骨。治跌打骨折。”
2、《云南中草藥》:“行氣止痛,活血祛瘀,截瘧。主治骨折,跌打損傷,風濕,胃痛,氣脹腹痛,惡性瘧疾。”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臨床用于治療牙痛(地黃連根放痛處),黃疸型肝炎,胃潰瘍疼痛,慢性咽喉炎,腮腺炎,痢疾,瘧疾,痛經,骨質增生,疔瘡和蛇咬傷等。相關配伍 治瘧疾:(滇地黃連)20-30g。水煎,加白酒數滴為引服,每日2劑。(《彝藥志》)附注 該物種在貴州資源量較小,應加以保護。同屬植物單葉地黃連在部分地區亦作為滇黔地黃連入藥使用。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3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