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花馬藍,中藥名。為爵床科植物球花馬藍Strobilanthespentstemonoides(Ness)T.Anders.的地上部分或根。分布于會同,鳳凰,慈利,桃源,桑植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之功效。常用于溫病煩渴,發(fā)斑,吐衄,肺熱咳喘,咽喉腫痛,口瘡,丹毒,痄腮,癰腫,瘡毒,濕熱瀉痢,夏季熱,熱痹,肝炎,鉤端螺旋體病,蛇咬傷。
中文名稱
球花馬藍別名
九斤花、圓苞金足草性味歸經(jīng)
味苦、辛,性微寒。歸心、肺、胃、大腸、肝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涼血消斑。主治 用于溫病煩渴,發(fā)斑,吐衄,肺熱咳喘,咽喉腫痛,口瘡,丹毒,痄腮,癰腫,瘡毒,濕熱瀉痢,夏季熱,熱痹,肝炎,鉤端螺旋體病,蛇咬傷。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30g;或代茶飲。外用:適量,搗敷煎湯洗。注意事項 孕婦慎服。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預防流行性乙型腦炎:球花馬藍根或葉30-50g。水煎代茶服。
2、預防小兒喘憋性肺炎:球花馬藍根、金銀花、一枝黃花,4-7歲各4.5g,三歲以下各3g。水煎,每日分3-4次服。
3、治急性傳染性肝炎:球花馬藍20g,茵陳18g,積雪草12g,甘草6g。水煎服。
4、治鉤端螺旋體?。呵蚧R藍葉20g,山豆根、生甘草各15g。加水4倍量煎汁,每日一劑,分4次服。(1-4方出自《湖南藥物志》)
附注 ~近年發(fā)現(xiàn)本地區(qū)使用的大青草內(nèi)混有菜頭腎的莖葉。按菜頭腎的葉片為矩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基部漸狹伸延,其干品葉柄不明顯;球花馬藍的葉片雖亦系基部漸狹,但延伸較細,干品則具明顯葉柄。可以區(qū)別。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地上部分或挖取根部,洗凈,曬干或鮮用。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40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