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拳,中藥名。為椴樹科扁擔桿屬植物扁擔桿GrewiabilobaG.Don的全株。植物扁擔桿,分布于我國江西、湖南、浙江、廣東、臺灣,安徽、四川等省。具有健脾益氣,祛風除濕,固精止帶之功效。主治脾虛食少,久瀉脫肛,小兒疳積,蛔蟲病,風濕痹痛,遺精,崩漏,帶下,子宮脫垂。
中文名稱
娃娃拳別名
槃迷(陸璣《詩疏》),莢蒾、羿先《新修本草》,孩兒拳頭《救荒本草》,麻糖果《四川中藥志》,拗山皮《貴州草藥》,棉筋條、山絡麻、狗糜子(江西《草藥手冊》),串果崽子、狗腎子、夾板子《湖南藥物志》,月亮皮性味歸經
味甘、苦,性溫。入肺、脾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健脾益氣,祛風除濕,固精止帶。
主治脾虛食少,久瀉脫肛,小兒疳積,蛔蟲病,風濕痹痛,遺精,崩漏,帶下,子宮脫垂。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注意事項陰虛者不宜用。
相關論述1、《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健脾養血,治小兒疳氣體弱及婦女崩帶。”
2、《貴州草藥》:“祛風除濕,理氣消痞。”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脾虛食少,小兒疳積,娃娃拳30g,糯米藤15g,雞矢藤15g,廣柑皮9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
2、治氣痞(胸痞脹滿),拗山皮枝、葉各45g。煨水服。(《貴州草藥》)
3、治風濕性關節炎,扁擔桿根120~150g,白酒1000g。浸泡數日,每日2次,每服1酒盅。(《青島中草藥手冊》)
4、治白帶,娃娃拳30g,紫茉莉根(去皮)30g,白雞冠花30g,刺蘿卜30g。燉肉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或鮮用。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42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