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七,中藥名。為蒟蒻薯科植物裂果薯SchizocapsaplantagineaHance的塊莖。分布于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止咳祛痰,理氣止痛,散瘀止血之功效。用于感冒發熱,痰熱咳嗽,百日咳,脘腹脹痛,瀉痢腹痛,消化不良,小兒疳積,肝炎,咽喉腫痛,牙痛,痄腮,瘰疬,瘡腫,燙、燒傷,帶狀皰疹,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中文名稱
水田七別名
水三七、土三七、屈頭雞、水雞頭、水雞仔、囫頭雞、水蝦公、山大黃、田螺七、馬老頭、小田螺七、水狗仔、水檳榔。性味歸經
味苦、微甘,性涼。歸肝、肺、胃經毒性
小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止咳祛痰,理氣止痛,散瘀止血。主治 用于感冒發熱,痰熱咳嗽,百日咳,脘腹脹痛,瀉痢腹痛,消化不良,小兒疳積,肝炎,咽喉腫痛,牙痛,痄腮,瘰疬,瘡腫,燙、燒傷,帶狀皰疹,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每次1-2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粉調敷。注意事項 孕婦禁服。本品有毒,服用過量易致吐瀉,嚴重者會引起大量出血。相關論述 《江西草藥》:“祛風活血。治產后風(頭暈、腰痛、腹痛),風濕性關節炎。”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用于治療胃潰瘍病,腹水,肺結核早期,百日咳,外傷出血,牙痛,水火燙傷,跌打損傷,流行性感冒,肺炎,傷口潰爛和骨髓炎等。相關配伍1、治百日咳:水三七9-15g。煎水加蜂蜜或冰糖沖服,每日3次,連服數日。(《貴州草藥》)
2、治十二指腸潰瘍:水田七塊根9-15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3、治瘧疾:水田七3-6g,胡椒作引,水煎服。每日1劑。忌酸、冷、魚、雞蛋類、豆類及牛羊肉,孕婦忌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4、治臌脹:水三七、車前子各9-15g。水煎服。(《貴州草藥》)
5、治風濕性關節炎:鮮水雞仔根適量,甜酒糟少許。搗爛敷。(《江西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季采挖,洗凈,鮮用或切刀曬干。炮制方法 揀除雜質,洗凈,悶潤,切片,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呈球形或長圓形,有時略帶連珠狀,長2-4cm,直徑約1.5cm。先端下陷,葉著生處常倒曲,有殘存的膜質葉基,表面淺灰棕色,有粗皺紋,須根痕多數。質稍硬,折斷面較平,顆粒性,橫切面暗褐黃色,微有蠟樣光澤,散布有點狀纖維維管束,內皮層環明顯。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4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