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葉菊,中藥名。為菊科澤蘭屬植物甜葉菊Steviarebaudiana(Bertoni)Hemsl.的葉。原產(chǎn)于南美巴拉圭和巴西交界的高山草地。現(xiàn)北京、河北、陜西、江蘇、福建、湖南、云南等地均有引種。具有生津止渴,降血壓之功效。主治消渴,高血壓病。
中文名稱
甜葉菊別名
甜茶《北京植物志》性味歸經(jīng)
味甘,性平。入肺、胃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生津止渴,降血壓。
主治消渴,高血壓病。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0g;或開(kāi)水泡,代茶飲。
注意事項(xiàng)尚不明確。
藥理作用1、降血糖作用。
2、對(duì)血管擴(kuò)張作用。
相關(guān)論述1、《中草藥》:“為肥胖病、糖尿病的輔助治療藥。”
2、《中草藥》:“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治療糖尿病。”“具有降血壓作用。”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應(yīng)用治療高血壓病。
相關(guān)配伍治糖尿病,黃精、甜菊、蔗雞、桑葚子、天花粉、淮山藥、紅參等量,每日1劑,水煎服。(《治療糖尿病的中草藥》)
附注本品收載于《藥典》(2010年版)。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春、夏、秋季均可采收,除去莖枝,摘取葉片,鮮用或曬干。
炮制方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搶水洗凈,切中段,干燥即得。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本品多破碎或皺縮,草綠色,完整的葉片展平后呈倒卵形至寬披針形,長(zhǎng)4.5-9.5cm,寬1.5-3.5cm;先端鈍,基部楔形;中上部邊緣有粗鋸齒,下部全緣;三出脈,中央主脈明顯,兩面均有柔毛;具短葉柄,葉片常下延至葉柄基部;薄革質(zhì),質(zhì)脆易碎。氣微,味極甜。
我愛(ài)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yè)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4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