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龍芻,中藥名。為燈心草科植物野燈心草JuncussetchuensisBuchen.的全草。分布于長江中、下游及陜西、四川、云南等地。具有利水通淋,泄熱,安神,涼血止血之功效。用于熱淋,腎炎水腫,心熱煩躁,心悸失眠,口舌生瘡,咽痛,齒痛,目赤腫痛,衄血,咯血,尿血。
中文名稱
石龍芻別名
龍須、草續斷、龍珠、龍鬢、龍木、草毒、龍華、懸菟、龍須草、縉云草、龍修、懸莞、方賓、席草、野席草、胡須草、鐵燈芯、野燈芯、水燈心、仙人針性味歸經
味苦,性涼。歸心、小腸經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利水通淋,泄熱,安神,涼血止血。
主治用于熱淋,腎炎水腫,心熱煩躁,心悸失眠,口舌生瘡,咽痛,齒痛,目赤腫痛,衄血,咯血,尿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燒存性研末。
注意事項溲多者勿用。
藥理作用抗氧化和抗微生物活性作用。
相關論述《浙江民間草藥》:“清熱安神。治小兒夜啼?!?/p>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用于泌尿系統感染。
相關配伍1、治尿路感染,腎炎水腫:(野燈心草)全草,車前草各30g,土茯苓9g。水煎服。
2、治通淋:胡須草、木通各9g,車前草、甘草各6g。煎服。(1-2方出自《浙江民間草藥》)
3、治熱結膀胱,小便不利,心熱煩躁,口舌生瘡,衄血,尿血:水燈心60g,白茅根30g,刺黃柏9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
4、治乳糜尿:(野燈心草)鮮全草30-60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5、治糖尿病:(擬燈心草)全草60g,鹿茸草30g。水煎服。
6、治失眠、神經衰弱:(擬燈心草)鮮全草60g,夜交藤30g,丹參15g。水煎服。(5-6方出自《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去根、雜質,洗凈,切段,鮮用或曬干。
炮制方法取原藥材,除去殘根及雜質。噴淋清水,稍潤,切中段,干燥。篩去灰屑。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置通風干燥處,防霉~
藥材鑒別
鑒別:
藥材性狀1、藥材性狀:莖細長圓柱形,長30-50cm,直徑1-1.6mm,上部漸細尖,基部稍粗,表面淡黃綠色,光滑,具細縱直紋理。質堅韌,斷面黃白色,中央有髓,白色而疏松。莖上部無葉,側生淡紫色花序或果穗,基部葉鞘紅褐色至棕褐色。氣微,味淡。以身干、細勻、色綠者為佳。
2、飲片性狀:呈段狀。莖圓柱形,外表面淡黃綠色或灰綠色,具細密縱棱線。切面白色或黃白色,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葉鞘棕褐色或棕色?;ㄐ?,淡黃棕色。質韌。氣微,味淡。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5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