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報春,中藥名。為報春花科植物小報春PrimulaforbesiiFranch.的全草。分布于四川和云南(鶴慶、鄧川、洱源、昆明、宜良、澄江、蒙自)。具有清熱解毒,祛風利濕,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肺熱咳嗽,小兒高熱,咽喉紅腫,目赤腫痛,小便淋澀,濕熱帶下,風濕熱痹,跌打瘀痛。
中文名稱
小報春別名
小報春花、癩痢頭花、山白菜、小藍花性味歸經
味辛,性涼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祛風利濕,活血止痛。主治 用于肺熱咳嗽,小兒高熱,咽喉紅腫,目赤腫痛,小便淋澀,濕熱帶下,風濕熱痹,跌打瘀痛。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腎炎:小報春30g,玉米須15g。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2、治流產,產后流血:小報春15g,紅糖、炮姜引。煎服。
3、治外傷出血,跌打瘀血:小報春鮮品適量。搗爛外敷患處。(2-3方出自《云南中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冬、春季采收,曬干或鮮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多皺縮成團,濕潤展開后,根莖細弱,有多數須狀根,葉叢生。葉片長圓狀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1-3.5cm,寬0.2-2.5cm,先端鈍圓,基部截形至淺心形,邊緣具圓點狀淺裂,裂片有牙齒,上面有白色柔毛,下面有球形小腺體;葉柄長約與葉片等長,有白色柔毛。花葶多數,有柔毛,近頂端有橄欖色粉;傘形花序1-2,苞片披針形,有粉,花梗有小腺體;花萼鐘狀,被橄欖色或黃色粉,花冠淺紅棕色。氣微香。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5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