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蟻草,中藥名。為菊科植物秋鼠曲草GnaphaliumhypoleucumDC.的全草。分布于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地區及陜西和甘肅、臺灣、河南等地。具有疏風清熱,解毒,利濕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咳嗽,泄瀉,痢疾,風濕痛,瘡瘍,瘰疬。
中文名稱
天水蟻草別名
下白鼠曲草、白頭翁、大葉毛鼠曲、碎米花、大葉青花、石曲茹、白調羹、山果花、大葉毛鼠曲、碎蟻草、黃花草、碎葉青花、大白艾、青節草、毛鼠肉、火草、野火草、雷公青、水楊花桿、大水牛草性味歸經
味苦、甘,性微寒。歸脾、肺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疏風清熱,解毒,利濕。主治 用于感冒,咳嗽,泄瀉,痢疾,風濕痛,瘡瘍,瘰疬。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相關論述1、《植物名實圖考》:“補筋骨。”
3、《湖南藥物志》:“祛風勝濕,涼血補虛。”
4、《閩東本草》:“能清熱,化痰,下氣,解毒。治肺熱咳嗽,小兒泄瀉,久年氣喘。”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感冒:秋鼠曲草21g,生姜3片。水煎服。(《江西草藥》)
2、治小兒驚風:秋鼠曲草15g,鉤藤15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3、治金瘡出血:秋鼠曲草葉花搗爛敷患處。(《閩東本草》)
4、治下肢慢性潰瘍:秋鼠曲草(鮮)適量,紅糖少許,搗爛外敷。(《江西草藥》)
5、治體虛痰多,吐血:秋鼠曲草9g,茜草9g,野雞泡9g,線雞尾6g。水煎服。(《江西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干燥全草長30-70cm,帶有花序,密被白色綿毛,質較松軟。根細,棕褐色。莖單一或叢生,圓柱形。基生葉已脫落,莖生葉互生,無柄,葉片常皺曲、平展的完整葉線形,長4-5cm,寬2.5-7mm,先端銳尖,基部耳狀抱莖,背面密被白色綿毛。頭狀花序多數,呈傘房狀。花黃色。氣微,味甘、苦。以葉多、具頭狀花序者為佳。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6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