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緣榕,中藥名。為桑科植物全緣榕FicusPandurataHancevar.holophyllaMigo的根、葉。分布于華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具有祛風除濕,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于風濕痹痛,風寒感冒,血淋,帶下,乳少,乳癰,痛疽潰瘍,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中文名稱
全緣榕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毒性
無毒(《湖南藥物志》)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濕,解毒消腫。主治 用于風濕痹痛,風寒感冒,血淋,帶下,乳少,乳癰,痛疽潰瘍,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用量加倍。外用:適量,搗敷。相關論述 1、《福建藥物志》:“祛風行氣,健脾利濕。根治風濕關節痛,勞倦乏力,淋巴結核,消化不良,血淋,白帶,癰疽潰瘍,跌打損傷;葉治乳癰,蛇傷。”2、《湖南藥物志》:“祛風除濕,地上部分可發汗,根可止汗。”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風濕關節痛:全緣榕根60-95g。酒水各半,或加豬腳燉服。(《福建藥物志》)
2、治風寒感冒:(全緣琴葉榕)鮮莖、葉30g,柴胡9g,一枝黃花9-15g。水煎服。(《湖南植物志》)
3、治乳癰初起:①全緣榕鮮葉和食鹽少許,搗爛敷患處。(《福建藥物志》)②鮮全緣琴葉榕根皮15-30g。水煎服,渣搗爛敷。(《湖南藥物志》)
4、治汗多:鮮全緣琴葉榕30g,野燕麥15g。水煎或燉豬瘦肉服。(《湖南藥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根,四季可采;葉,夏季采收。均可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小灌木,高1-2米;小枝。嫩葉幼時被白色柔毛,葉紙質,倒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先端漸尖,中部不收縊;榕果橢圓形,直徑4-6毫米,頂部微臍狀。形態為琴葉榕的變種。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6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