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松枝葉,中藥名。為杉科植物水松Glyptostrobuspensilis(Staunt.)Koch的枝葉。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四川、云南等地,南京、武漢、上海、杭州等地有栽培。具有祛風濕,通絡止痛,殺蟲止癢之功效。用于風濕骨痛,高血壓,腰痛,皮炎。
中文名稱
水松枝葉性味歸經
味苦,性溫。歸肺、脾經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濕,通絡止痛,殺蟲止癢。主治 用于風濕骨痛,高血壓,腰痛,皮炎。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相關論述 《湖南藥物志》:“清熱解毒,通絡止痛。”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風濕性關節(jié)炎,高血壓:水松枝葉15-30g。水煎服。(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2、治腰痛:水松葉30g,透骨消30g。搗爛敷。
3、治頭痛:水松枝葉煎水洗痛處。(2-3方出自《湖南藥物志》)
4、治皮炎:鮮水松葉,煎水外洗。(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5、治麻疹:水松枝葉10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曬干或鮮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小枝圓柱形,具鱗形葉或鉆形葉,緊密排列。鱗形葉小,長約4mm,鉆形葉稍大,長6-10mm,綠色或枯綠色,羽狀排列。質稍陰。氣微香,味微澀。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6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