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烏,中藥名。為毛茛科烏頭屬植物瓜葉烏頭AconitumhemsleyanumPritz.的塊根。分布于陜西、安徽、浙江、江西、河北、湖北、四川等地。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鎮痛,搜風去濕,補腎壯陽之功效。用于風濕疼痛,跌打損傷,無名腫毒,癬瘡,骨質疏松,更年期綜合征,乳房腫塊,高血壓,冠心病等。
中文名稱
藤烏別名
羊角七、老漢揹娃娃、藤草烏、白烏頭性味歸經
味辛,性大熱。歸心、肝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濕,活血鎮痛,搜風去濕,補腎壯陽。主治 用于風濕疼痛,跌打損傷,無名腫毒,癬瘡,骨質疏松,更年期綜合征,乳房腫塊,高血壓,冠心病等。用法用量 0.9-1.5g;或入散劑。每日1次。注意事項 ~1、服藥期間嚴禁煙酒,高燒患者及孕婦忌用。~2、本品中毒時出現全身僵硬、喉嚨麻木、憋氣等癥狀。解毒方法見烏頭中毒解救法。~藥理作用1、鎮痛抗炎作用。
2、局麻作用。
3、對動物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有調節作用。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癬瘡:藤烏,研末水調敷。(《中國藥用植物綱要》)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其塊莖,洗凈去粗皮,醋煮1小時,曬干研細末,或洗凈去粗皮,石灰水泡2-3天,切片,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本品呈圓錐形,稍彎曲,長1.6-5cm,直徑1-1.6cm。頂端常具殘莖或莖痕,表面深棕色,有皺紋及須根。質硬,難折斷。橫切面灰白色,粉質,木質部排呈五角形,形成層不明顯。氣微,味辛辣麻舌。
以塊根肥壯,質堅實,斷面白色,粉性足,殘莖及殘根少者為佳。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6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