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頭花,中藥名。為天南星科植物象頭花ArisaemafranchetianumEngl.的塊莖。我國特有,分布于西南及廣西等地。具有散瘀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用于食積胃痛,乳癰,瘰疬,無名腫毒,毒蛇咬傷。
中文名稱
象頭花別名
母豬半夏、巖芋、獨葉半夏、紅半夏、山半夏、小獨腳蓮、紅南星、大半夏、狗爪南星、巖半夏、野芋頭、南星、野磨芋、三不跳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歸心、腎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散瘀解毒,消腫止痛。主治 用于食積胃痛,乳癰,瘰疬,無名腫毒,毒蛇咬傷。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注意事項 內服宜慎。藥理作用 象頭花含有毒性,對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有抑制作用,大劑量可發生麻痹。對皮膚和粘膜有刺激性。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散瘀解毒,消腫止痛。主治胃痛,乳腺炎,瘡癤腫毒,頸淋巴結結核,毒蛇咬傷。”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食積胃痛:象頭花塊莖60g,泡酒1000g。1星期后服,日服1次,每次15-20ml。(《全國中草藥匯編》)
2、治外科手術局麻:母豬半夏、鬧羊花、雪上一支蒿、金鐵鎖、九子不離母、狗核桃各等分。泡酒外搽。忌入口。(《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附注 解毒方法:用生姜嚼解。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采挖,洗凈,鮮用或切片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塊莖扁平,主塊莖上周邊著生數個突出的小側芽,略似爪,直徑1-6cm,表面深棕色;質堅硬,角質。氣微,味微辛、麻。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7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