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文殊蘭,中藥名。為石蒜科植物西南文殊蘭CrinumlatifoliumL.的葉。分布于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具有活血祛瘀,通絡止痛,清熱解毒之功效。用于跌打傷腫,骨折,關節痛,牙痛,惡瘡腫毒,痔瘡,帶狀皰疹,牛皮癬。
中文名稱
西南文殊蘭別名
萬年青、扁擔葉、裙帶草、玉帶風、海蕉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涼。歸肝、胃經 小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祛瘀,通絡止痛,清熱解毒。主治 用于跌打傷腫,骨折,關節痛,牙痛,惡瘡腫毒,痔瘡,帶狀皰疹,牛皮癬。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絞汁涂;或炒熱敷。內服:煎湯,3-9g;或研末。注意事項 內服宜慎。藥理作用1、對免疫系統的作用,對脾淋巴細胞有顯著激活作用。
2、細胞毒性作用,文殊蘭的球莖溶于乙酸乙酯的部分具有顯著對抗肺癌細胞的細胞毒性。
3、降壓作用。
4、抗腫瘤作用。
相關論述 《生草藥性備要》:“消熱毒,敷瘡,用酒糟或蜜糖捶葉敷患處。煲水洗外痔。”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治療皮膚潰瘍,跌打損傷,骨折,癰疽,頭痛和關節腫痛。相關配伍1、治骨折:文殊蘭、玉枇杷各適量,搗爛外包。
2、治跌打傷痛:文殊蘭、酸咪咪、筋骨草各適量,搗爛外搽。
3、治下肢潰湯:文殊蘭葉適量,搗汁外搽。(1-3方出自《新編中草藥圖譜及常用配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洗凈,切碎,曬干或鮮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葉片呈長條形,帶狀披針形,長30-60cm,有時可達1m,寬7-15cm,先端漸尖,邊緣微皺波狀,全緣;上、下表面光滑無毛,黃綠色平行脈,具橫行小脈,形成長方形小網絡脈。主脈向下方突起,斷面可見多數小孔裂隙。味微辛。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7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