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蒟,中藥名。為胡椒科胡椒屬植物山蒟PiperhanceiMaxim.的莖葉或根。植物山蒟,分布我國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及云南。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消腫,行氣止痛,化痰止咳之功效。主治風濕痹痛,胃痛,痛經,跌打損傷,風寒咳喘,疝氣痛。
中文名稱
山蒟別名
酒餅藤(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爬巖香、二十四癥、上樹風《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石蒟、穿壁風《廣西中草藥》,滿天香、小風藤《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山萎《廣西本草選編》,綠藤、香藤、鉆骨風《全國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入肝、肺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濕,活血消腫,行氣止痛,化痰止咳。主治 風濕痹痛,胃痛,痛經,跌打損傷,風寒咳喘,疝氣痛。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加倍;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敷。注意事項 孕婦及陰虛火旺者禁服。藥理作用1、抑制PAF引起的兔血小板聚集。
2、抑制PAF引起的炎癥反應。
相關論述1、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風濕,強腰膝。治風濕痛,風寒骨痛,腰膝無力,四肢肌肉萎縮,咳嗽氣喘。”
2、《貴州草藥》:“祛風除濕,理氣化痰,壯陽。”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風濕痹痛,①山蒟鮮莖葉30g。水煎服,每日1劑。②山蒟、威靈仙、秦艽、桂枝、川芎各9g。水煎服,每日1劑。(《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2、治風濕勞傷,爬巖香30g,威靈仙、兔耳風各9g。泡酒或煨水服。(《貴州草藥》)
3、治關節疼痛、跌打損傷,山蒟、錦雞兒、楓荷梨各30g,大活血15g。加水酒為引,水煎服。(《草藥手冊》)
4、治慢性胃炎,山蒟根、良姜各6g,野花椒3g,烏賊骨12g。共為細末,每服1.5g,每日3次,飯后服。(《草藥手冊》)
5、治月經不調,痛經,消化不良,胃痛,咳嗽哮喘,干山蒟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切段,鮮用或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7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