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宿菜,中藥名。為報春花科植物星宿菜LysimachiafortuneiMaxim.的全草或帶根全草。分布于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具有活血散瘀,利水化濕,和中止痢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損傷,關節風濕痛,婦女經閉,乳癰,瘰疬,目赤腫痛,水腫,黃疸,瘧疾,小兒疳積,痢疾。
中文名稱
星宿菜別名
假辣蓼、紅根草性味歸經
味苦、澀,性平。歸心、腎經毒性
小毒(《南陽中草藥名典》)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活血散瘀,利水化濕,和中止痢。
主治用于跌打損傷,關節風濕痛,婦女經閉,乳癰,瘰疬,目赤腫痛,水腫,黃疸,瘧疾,小兒疳積,痢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者30-60g)。外用:搗敷或煎水熏洗。
注意事項孕婦禁用。
相關論述1、《福建民間草藥》:“活血行瘀,利尿逐水。”
2、《江西民間草藥》:“治打傷腫痛,目赤腫痛,瘧疾。”
3、《浙江中藥資源名錄》:“治吐血、咳嗽。”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水腫:星宿菜、爵床、丁香蓼各15g,地膽草、葫蘆茶各12g,水煎服。
2、感冒、喉痛:干星宿菜15-30g,垂盆草、崗梅各20g,水煎服。
3、白帶、淋證:星宿菜鮮草30-60g,爵床30g,水煎服。
4、風濕性腰膝酸痛:星宿菜鮮根60g,淡水鰻魚1尾,燉服。
5、疝氣、睪丸炎:星宿菜干全草60g,燉雞蛋服。
6、跌打損傷:星宿菜鮮全草60g,搗爛加酒250毫升,燉服,渣敷傷處(1-6方出自《草藥驗方治百病》)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4-8月采收,鮮用或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草本。根狀莖橫走,莖直立,圓柱形,基部紫紅色。葉互生,無柄,披針形。總狀花序頂生,花冠白色。
以干燥,粗壯,葉多,帶花,潔凈者為佳。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7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