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蓮子,中藥名。為睡蓮科植物蓮NelumbonuciferaGaertn的老熟的果實。分布于南北各地。具有清濕熱,開胃進食,清心寧神,澀精止泄之功效。用于噤口痢,嘔吐不食,心煩失眠,遺精,尿濁,帶下。
中文名稱
石蓮子別名
甜石蓮、殼蓮子、帶皮蓮子性味歸經
味甘、澀,微苦。歸脾、胃、心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清濕熱,開胃進食,清心寧神,澀精止泄。
主治用于噤口痢,嘔吐不食,心煩失眠,遺精,尿濁,帶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2g。清濕熱生用,清心寧神連心用。
注意事項虛寒久痢禁服。無濕熱而虛寒者勿服。
相關論述《藥性考》:“止吐嘔惡,熱渴咳逆,白濁遺精,便數可節,清心寧神,強志益腎?!?/p>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心經虛熱,小便赤濁:石蓮肉(蓮心)六兩,炙甘草一兩。為細末,每二錢,燈心煎湯調下。(《直指方》蓮子六一湯)
2、治翻胃:石蓮肉,為末,入些豆蔻末,米湯乘熱調服。(《直指方》蓮子散)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10月間當蓮子成熟時,割下蓮蓬,取出果實曬干,或于修整池塘時拾取落于淤泥中之蓮實,洗凈曬干即得。
炮制方法1、石蓮子,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干燥。
2、石蓮肉,取凈石蓮子,砸開,去殼及心,取凈肉。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密閉,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果實卵圓狀橢圓形,兩端略尖,長1.5-2cm,直徑0.8-1.3cm。表面灰棕色至黑棕色,平滑,有白色霜粉,先端有圓孔狀柱跡或有殘留柱基,基部有果柄痕。質堅硬,不易破開,破開后內有1顆種子,卵形,種皮黃棕或紅棕色,不易剝離,子葉2枚,淡黃白色,粉性,中心有一暗綠色的蓮子心。氣微,味微甘,胚芽苦。
常見偽品偽品:
苦石蓮:為豆科植物喙莢云實CaesalpiniaminaxHance的干燥成熟種子。種子呈橢圓形,兩端鈍圓,長1.5-2.2cm,直徑7-10mm。表面烏黑色或棕褐色,有的有環形橫裂紋。質堅硬,難破開。除去種皮后,內為2片黃白色肥厚的子葉,形如花生仁狀。無臭,味極苦。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8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