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團花,中藥名。為茜草科植物水團花Adinapilulifera(Lam.)Franch.exDrake的枝葉或花、果。具有清熱祛濕,散瘀止痛,止血斂瘡的功效。主治痢疾,腸炎,浮腫,癰腫瘡毒,濕疹,潰瘍不斂,創傷出血。
中文名稱
水團花別名
水黃鑿、青龍珠、穿魚柳、假楊梅、水加橧、溪棉條、滿山香、球花水楊梅、水里斜、水晶樹性味歸經
味苦、澀,性涼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祛濕,散瘀止痛,止血斂瘡。
主治痢疾,腸炎,浮腫,癰腫瘡毒,濕疹,潰瘍不斂,創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花、果10-15g,枝葉15-30g。外用:適量,枝、葉煎水洗;或搗敷。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者禁用。
化學成分莖、葉含β-谷甾醇,豆甾醇及以奎諾酸,模繞醇酸,金雞納酸,白樺脂酸等三萜類為甙元的皂甙。
藥理作用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家兔靜脈注射水團花乙酸乙酯提取物10g(生藥)/kg,20g(生藥)/kg,能抑制腦垂體后葉素引起的T波升高和S-T段上移,對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靜脈注射5g/kg,使麻醉犬平均降低血壓31.1%,維持約30min,但對心率和心肌收縮力無明顯影響。麻醉開胸犬靜脈注射2.5g/kg,顯著增加左旋支冠脈血流量60%以上,14min后恢復正常水平;對離體兔、豚鼠心臟也有擴張冠脈、增加冠脈流量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和醇提取物還能顯著延長小鼠常壓耐缺氧的存活時間,提高缺氧的耐受能力。
2、平喘、止咳、祛痰作用:水團花醇提取物對乙酰膽堿所致離體豚鼠氣管收縮有明顯的松弛作用。醇提取物按23g/kg給豚鼠腹腔注射,其平喘率為40%。醇提取物50g/kg、30g/kg分別給小鼠腹腔注射,或100g/kg灌胃,均有鎮咳作用(氨水引咳法)。醇提取物80g/kg小鼠灌胃,有明顯祛痰作用(酚紅法)。
3、抗菌作用:采用試管倍稀法,水團花醇提取物對大腸、綠膿、福氏、傷寒、枯草、蠟樣桿菌及八疊、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毒理作用水團花醇提取物小鼠灌胃的LD50為332.8±12.1g(生藥)/kg。水團花乙酸乙酯提取物小鼠最大耐受量為400g/kg,觀察72h未見明顯的毒性反應。水團花乙酸乙酯提取物20g/kg灌胃,連續3d,也未發現任何毒性反應。
相關論述1、《李氏草秘》:“治金刃傷,年久爛腳瘡,搗皮、葉,罨上一宿即痂。”(引自《綱目拾遺》)
2、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散瘀止痛。主治痢疾,急性胃腸炎(用花果);跌打損傷,骨折(用葉)。”
3、《湖南藥物志》:“清熱祛濕,散瘀止痛。”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菌痢:水團花花球10g。水煎服(沸后10min即可),每日3次。(江西《草藥手冊》)
2、治濕熱浮腫:水團花鮮莖或葉、茵陳各30g。水煎調糖服。(《福建中草藥》)
3、治風火牙痛:水團花鮮花球60g。水煎每日含漱數次。(江西《草藥手冊》)
4、治癰、無名腫毒:水團花鮮葉加食鹽、飯粒搗爛外敷。(《福建中草藥》)
5、治濕疹:(水團花)葉配杠板歸,煎水洗。(《湖南藥物志》)
6、治創傷出血:取適量的(水團花)葉或花,以冷開水洗凈,搗爛包敷于創口。(《福建民間草藥》)
7、治跌打扭傷:(水團花)鮮葉(量不拘),搗敷患處。(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枝、葉,全年均可釆,切碎,花、果,夏季采摘,洗凈,鮮用或曬干。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8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