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牡丹根,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秋牡丹AnemonehupehensisLem.var.japonica(Thunb.)BowlesetStearn的根。分布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廣東、云南等地。具有殺蟲、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蛔蟲病,蟯蟲病,體癬,肌癬,中暑發熱。
中文名稱
秋牡丹根別名
白頭翁性味歸經
味苦,性寒毒性
有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殺蟲,清熱解毒。主治 用于蛔蟲病,蟯蟲病,體癬,肌癬,中暑發熱。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研末0.6-1.5g,溫開水送。外用:適量,搗汁或研粉外搽。注意事項 孕婦慎服。相關論述1、《天目山藥用植物志》:“功效下氣殺蟲。治小兒寸白蟲、蛔蟲。試治股癬、體癬、足癬等有效。”
2、《浙江藥用植物志》:“殺蟲,清熱解毒,截瘧。主治蟯蟲病,蛔蟲病,頑癬,白喉,瘧疾,中暑。”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中暑:秋牡丹根0.6g。搗爛,開水吞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2、治白喉:秋牡丹根3g。搗爛,沖半杯開水,在1d內頻滴喉部;頸部用蘿卜葉敷。(《湖南藥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集,法凈,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呈長圓柱形,稍扭曲。長10-16cm,直徑1-1.8cm。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縱紋。根頭部有分枝,其上有白色絨毛及未去凈的葉基。質脆易折斷。斷面平坦,中間可見白心。無臭,味苦微澀。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8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