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香薷,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香薷Elsholtziaciliata(Thunb.)Hyland.的全草。具有發汗解暑,化濕利尿的功效。主治夏季感冒,中暑,泄瀉,小便不利,水腫,濕疹,癰瘡。
中文名稱
土香薷別名
香草頭、土薄荷、土藿香、野紫蘇、魚香草(四川)、水芳花、山蘇子(黑龍江、吉林、河北、山西)、邊枝花(浙江)、酒餅葉、排香草(廣西)、蜜蜂草(福建、河北)性味歸經
味辛,性微溫;歸肺、胃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發汗解暑,化濕利尿。主治 夏季感冒,中暑,泄瀉,小便不利,水腫,濕疹,癰瘡。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搗敷;煎水含漱或熏洗。
禁忌 《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熱病汗多表虛者忌用?!?span>化學成分全草含黃酮類,甾醇類,三萜類,烷烴類及有機酸類等化合物。
1、黃酮類:5-羥基-6,7-二甲氧基黃酮,5-羥基-7,8-二甲氧基黃酮,5,7-二羥基-4′-甲氧基黃酮,5-羥基-7,4′-二甲氧基黃烷醇,5-羥基-6-甲基黃烷酮-7-O-α-D-吡喃半乳糖甙,刺槐素-7-O-β-D-葡萄糖甙。
2、甾醇類:β-谷甾醇,胡蘿卜甙。
3、三萜類:熊果酸,委陵菜酸,2-α-羥基熊果酸。
4、烷烴類:6-甲基三十三烷,13-環己基二十六烷。
5、有機酸類:棕櫚酸,亞油酸,亞麻酸。
相關論述1、《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發表,利尿,解署,健胃,消腫。治夏季感冒發熱,頭痛,身痛,水腫,小便不利及下利腹痛嘔吐等癥?!?/p>
2、《廣西本草選編》:“主治夏季感冒,中暑,急性胃腸炎,急性腎炎,偏頭痛?!?/p>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發熱身痛:香薷6g,算盤子樹6g,紫蘇9g,五谷草6g,食鹽少許。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2、治暑熱口臭:香薷鮮全草30g,水煎服?;颍ㄏ戕福┤荨⑴逄m、藿香各3g。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3、治偏頭痛:用香薷(全草)30g。水煎,趁熱熏痛側頭部。
4、治囗腔炎,口臭:用香薷全草9-15g,水煎含漱。
5、治濕疹,皮膚瘙癢:用香薷鮮全草適量。水煎外洗。(3-5方出自《廣西本草選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切段,曬干,或鮮用。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莖呈方柱形,多分枝,長30-50cm,表面紫褐色;質脆。葉卷曲皺縮,展平后呈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3-9cm,寬1-4cm,上面暗綠色,有疏生硬毛,下面淡綠色,散生多數亮黃色腺點;葉柄長0.5-3cm,有小硬毛。頂生假穗狀花序,稍偏向一側,花淡紫色。揉搓后有特異清香,味辛涼。
以枝嫩、穗多、氣香濃者為佳。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8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