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杜仲,中藥名。為衛矛科衛矛屬植物疏花杜仲EuonymuslaxiflorusChamp.exBenth.的根及樹皮。植物疏花杜仲,分布于我國江西、湖南、廣西、貴州、云南。具有祛風濕,強筋骨,活血解毒,利水之功效。主治風濕痹痛,腰膝酸軟,跌打骨折,瘡瘍腫毒,慢性肝炎,慢性腎炎,水腫。
中文名稱
山杜仲別名
飛天駁《全國中草藥匯編》性味歸經
味甘、辛,性微溫。入肝、腎、脾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濕,強筋骨,活血解毒,利水。主治 風濕痹痛,腰膝酸軟,跌打骨折,瘡瘍腫毒,慢性肝炎,慢性腎炎,水腫。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20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或浸酒搽。相關論述1、《全國中草藥匯編》:“祛風濕,強筋骨。主治腰膝酸痛,跌打疼痛。”
2、《臺灣藥用植物志》:“治腫毒。”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風濕腰痛,木杜仲、藤杜仲、五色花根各30g。水煎服或煲豬骨服。(《梧州地區中草藥》)
2、治腰膝酸痛,疏花衛矛根30-60g,水煎服。或加豬尾骨酌量,同燉服。(《福建藥物志》)
3、治跌打腫痛,骨折,疏花衛矛莖皮12-15g。水煎服。(《廣西本草選編》)
4、治刀傷出血,木杜仲適量,嚼爛敷傷處。(《梧州地區中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冬季采收,切片、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09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