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蒜根,中藥名。為鳶尾科植物紅蔥EleutherineplicataHerb.的鱗莖。分布于廣西、云南等地。原產西印度。具有養血補虛,活血止血之功效。用于體虛乏力,頭暈心悸,關節痛,跌打腫痛,咯血,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
中文名稱
小紅蒜根別名
紅蔥頭性味歸經
味甘、辛,性微溫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養血補虛,活血止血。主治 用于體虛乏力,頭暈心悸,關節痛,跌打腫痛,咯血,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研末,1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敷。藥理作用1、對人白血病細胞株K562細胞具有生長抑制活性。
2、具有較好的誘導稻瘟霉菌絲變形的活性。
相關論述 《西雙版納傣藥志》:“治刀傷,癲癇抽搐,關節疼痛,頭暈,心慌,胸悶,嘔吐,全身疲乏無力。”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頭暈、心悸,胸悶嘔吐,全身疲乏無力:小紅蒜根、山柰、青菜子、蔓荊子、石菖蒲等量。搗粉混合,每服1g,每日3次。
2、治關節炎:小紅蒜根15g,生姜3g,紅豆蔻3g,姜黃3g。各藥混合搗爛包敷患處。(1-2方出自《西雙版納傣藥志》)
3、治跌打腫痛:(紅蔥)鮮鱗莖搗爛外敷。(《廣西本草選編》)
4、治咯血,吐血:紅蔥鱗莖15-30g,與豬瘦肉煎服。(《廣西民族藥簡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0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