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當歸,中藥名。為蓼科植物紅絲酸模RumexchalepensisMill.的根。分布于河北、山東、江蘇、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具有涼血止血,清熱通便,解毒殺蟲之功效。常用于吐血,咯血,崩漏,便秘,癰腫瘡毒,燙火傷,疥癬,濕疹。
中文名稱
血當歸別名
牛西西、乳突葉酸模、紅筋大黃、金不換、土大黃、止血草、化血蓮、散血七、血絲大黃性味歸經
味苦、酸,性寒。歸肺、肝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涼血止血,清熱通便,解毒殺蟲。主治 吐血,咯血,崩漏,便秘,癰腫瘡毒,燙火傷,疥癬,濕疹。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0g;外用:適量,搗涂。藥理作用1、止血作用。
2、抗真菌作用。
相關論述 《藥學學報》1981,(4):290:“內服治療吐血,便血,便秘,跌打,月經不調,肺膿瘍,痢疾,肝炎。外用治疥癬,癰腫瘡毒,腮腺炎,燙火傷,濕疹及皮膚病。”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大便秘結:血當歸24g。煎水,對生菜油服。(《湖南中草藥常用手冊》)
2、治無名腫毒:血當歸9-15g。水煎服。并用血當歸根、葉適量,搗爛敷患處。(《湖南中草藥常用手冊》)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其根,洗凈,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莖粗短,直徑約3cm,有少數分枝,頂端有莖基與葉基殘余,呈棕色鱗片狀及須毛纖維狀,有的具側芽及須狀根,并有少數橫紋。根類長圓錐形,長約17cm,直徑達1.8cm,表面棕色至棕褐色,上段具橫紋,其下具多數縱皺紋,散有橫長皮孔樣疤痕及點狀須根痕。質硬,斷面黃色,可見棕色形成層環及放射狀紋理。氣微,味稍苦。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0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