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兒藤,中藥名。為蘿藦科娃兒藤屬植物娃兒藤Tylophoraovata(Lindl.)Hook.exSteud.的根。植物娃兒藤,分布于我國云南、廣西、廣東、湖南和臺灣,越南、老撾、緬甸、印度也有。具有祛風化痰,解毒散瘀之功效。主治小兒驚風,中暑腹痛,哮喘痰咳,咽喉腫痛,胃痛,牙痛,風濕疼痛,跌打損傷。
中文名稱
娃兒藤別名
七層樓、一見香、小尾伸根、三十六蕩《江西草藥》,老君須、藤老君須、白龍須、黃茅細辛、三十六根《湖南藥物志》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入肝經毒性
小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化痰,解毒散瘀。主治 小兒驚風,中暑腹痛,哮喘痰咳,咽喉腫痛,胃痛,牙痛,風濕疼痛,跌打損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研末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注意事項 孕婦及體弱者慎用。藥理作用1、抑菌作用。
2、抗腫瘤作用。
3、鎮咳作用。
相關論述1、《江西草藥》:“祛風化痰,通經散瘀。”
2、《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孕婦及體弱者慎用。”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蛇咬傷,搗敷,二到三錢。(《西醫學中醫基本知識上》)
2、治風濕腰痛,閃挫腰痛,娃兒藤根5錢,酒水各半煎服。(《戰備草藥手冊》)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秋季采收根,切片曬干,備用。炮制方法 洗凈切段曬干或鮮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干燥根呈圓柱狀,細小、多數、叢生,長5~18㎝,表面淡黃色,具細小的縱皺紋,質脆而易折斷,斷面皮部黃白色,木部細小,淡黃色,莖細長圓柱形,直徑2~5㎜,表面灰褐色,具短柔毛,莖不分枝。葉卵形,皺縮易破碎,淡黃色,兩面具柔毛,展開長2.5~6㎝,寬2~4.5㎝,全綠,枝梢有淡黃色傘房狀聚傘花序,果圓柱狀披針形。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1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