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生槐,中藥名。為豆科植物砂生槐Sophoramoorcroftiana(Benrh.)Baker.的種子。分布于西藏。具有清熱燥濕,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濕熱黃疸,白喉,乳蛾。
中文名稱
砂生槐別名
薊瓦性味歸經(jīng)
味苦,性寒。歸肝經(jīng)毒性
無毒(《青藏高原藥物圖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燥濕,解毒。主治 用于濕熱黃疸,白喉,乳蛾。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6g。相關(guān)論述1、《西藏常用中草藥》:“性寒,味苦。”
2、《西藏常用中草藥》:“消炎解毒。治濕熱黃疸,白喉等癥。”
3、《青藏高原藥物圖鑒》:“大苦,寒,無毒。”
4、《青藏高原藥物圖鑒》:“治黃疸型肝炎、化膿性扁桃體炎、白喉。”
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濕熱黃疸:①砂生槐6g,黃芩9g,青蒿9g,柴胡15g,甘草3g,水煎服。②砂生槐9g,茵陳18g,水煎服。(《本草圖典》)
2、治牛馬濕熱黃疸方:砂生槐種子25克,抱莖獐牙菜100克,祁木香30g,苦蕎麥35克。煎水喂服。(《青海省獸醫(yī)中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8-10月采收成熟的果實,打下種子,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果實串珠狀,細瘦,多皺縮。種子5-6,橢圓形,長3-5mm,表面粉紅色或紅黃相間,光滑,種臍點狀,內(nèi)凹,下方延伸一條深顏色的線。質(zhì)堅硬,種皮分離。胚乳黃色。味極苦。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1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