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蔥,中藥名。為菊科植物鴉蔥ScorzoneraruprechtianaLipsch.etKrasch.、蒙古鴉蔥S.mongolicaMaxim.、叉枝鴉蔥S.divaricataTurcz.的根。鴉蔥分布于華北、東北、華東、及西北等地區;蒙古鴉蔥分布于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甘肅、青海等地;叉枝鴉蔥分布于山西、內蒙古、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效。常用于疔瘡癰疽,乳癰,跌打損傷,勞傷。
中文名稱
鴉蔥別名
雅蔥、土參、黃花地丁、人頭發、老鶴咀子、谷羅蔥、兔兒奶、筆管草、老觀筆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寒。歸心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主治用于疔瘡癰疽,乳癰,跌打損傷,勞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熬膏。外用:搗敷;或取汁涂。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者不宜用。
藥理作用抗腹瀉、抗炎及對離體腸管的影響。
相關論述1、《南京民間藥草》:“治五癆七傷?!薄翱煞笾勿郫徏皨D女乳房腫脹。”
2、《內蒙古中草藥》:“清熱解毒。治疔毒惡瘡,近有試用于治療胃癌,甲狀腺癌。”
3、《沙漠地區藥用植物》:“消腫散結。”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癌癥:叉枝鴉蔥、苦菜各500g,熬膏。服時可酌加蜂蜜,每次3g,開水送服。(《內蒙古中草藥》)
2、治瘊子:分枝鴉蔥新鮮汁涎外涂。(《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7-10月采收,鮮用或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根呈長圓柱形,長可達20cm以上,直徑0.6-1cm;根頭部殘留眾多棕色毛須(葉基纖維束與維管束)。表面棕黑色,直立,上部具密集的橫皺紋,全體具多數瘤狀物。質較疏松,斷面黃白色,有放射狀裂隙。氣微,味微苦澀。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1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