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力,中藥名。為豆科植物疏葉美花崖豆藤Millettiapulchra(Benth.)Kurz.Var.laxior(Dunn)Z.Wei的根和葉。分布于江西、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具有散瘀消腫,補虛寧神之功效。常用于跌打腫痛,風濕關節痛,痔血,瘡瘍腫毒,風疹發癢,病后虛弱,消化不良。
中文名稱
小牛力別名
土甘草、單刀根性味歸經
味甘、苦、微辛,性平。歸心、肝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散瘀消腫,補虛寧神。主治 用于跌打腫痛,風濕關節痛,痔血,瘡瘍腫毒,風疹發癢,病后虛弱,消化不良。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磨汁服。外用:適量,搗敷、研末調敷或煎水洗。注意事項 《湖南藥物志》:“多服嘔吐。孕婦忌服。”相關論述1、《廣西中藥志》:“散瘀消腫,止痛,寧神。治跌打腫痛。”
2、《廣西民族藥簡編》:“水煎服治消化不良,小兒干瘦;與豬肉燉服治病后虛弱;與豬腳燉服治風濕關節腫痛。”
3、《湖南藥物志》:“活血止血。治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痔血,風疹發癢。”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風濕關節痛:小牛力根3-6g。水煎服或磨水服,并可研末酒調外敷。
2、治痔血:小牛力根6g,算盤子根、地榆炭、田基黃各30g。水煎服。或根6g,燉豬腳服。
3、治風疹發癢:小牛力根煎水,先熏后洗。內服3-6g。(1-3方出自《湖南藥物志》)
附注 本品在我國少數地區民間代甘草用,稱“土甘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挖,洗凈,鮮用或根切片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呈圓柱形,略彎曲,長短不一,直徑2-4cm。表面淺棕色或黃棕色,有不規則的縱皺紋及橫向皮孔,偶有須根痕。體重,質堅實,不易折斷。切片呈橢圓形或圓形,厚4-8mm。切面黃白色,粉性有的可見淡黃色至棕黃色樹脂狀分泌物。氣微,味淡。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1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