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肚藤,中藥名。為木犀科植物扭肚藤Jasminumelongatum(Bergius)Willd.的嫩莖葉。分布于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等地。具有清熱,利濕,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濕熱痢疾,腹痛里急后重,風濕熱痹,四肢腫痛,瘰疬,疥瘡。
中文名稱
扭肚藤別名
白花茶、假素馨、青藤仔花、左扭藤、白花菜、毛毛茶性味歸經
味微苦,性涼。歸肝、脾、腎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利濕,解毒。
主治用于濕熱痢疾,腹痛里急后重,風濕熱痹,四肢腫痛,瘰疬,疥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煎水洗、研末撒;或搗敷。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論述1、《嶺南采藥錄》:“治濕熱腹痛,大便不暢、煎服。煎湯洗。”
2、《嶺南草藥志》:“清利濕熱及消滯。”
3、《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治腸炎、痢疾、消化不良、風濕性關節炎、跌打骨折。”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急性腸胃炎,痢疾:扭肚藤15-30g。水煎服。(《廣西本草選編》)
2、治四肢麻痹腫痛(風濕熱并病引起):假素馨適量,與豬蹄煎湯服。
3、治乳瘡:扭肚藤30g,趕狗草6g。水煎服。
4、治鼠疬:白花茶葉、老鼠柏。共燉酒內服,其渣外敷。
5、治流血不止:扭肚藤曬干研末,密封,適量內服或外用。(2-5方出自《嶺南草藥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7-10月采收,鮮用或曬干7-10月采收,鮮用或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莖呈圓柱形,多截成3-5厘米短段,直徑1-4毫米,表面青棕色或淡褐色,粗枝光滑,嫩枝稍帶幼毛,質堅,斷面黃白色,中央有髓或中空。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2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