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秋石,中藥名。為食鹽NatriiChloridum的人工煅制品。山西、陜西、寧夏、青海、新疆等省區亦為池鹽的主產區。具有滋陰澀精,清心降火之功效。用于骨蒸勞熱,虛勞咳嗽,遺精,赤白帶下,暑熱心煩,口瘡,咽喉腫痛。
中文名稱
咸秋石別名
鹽秋石、盆秋石性味歸經
味咸,性寒。歸心、腎、肺經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礦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滋陰澀精,清心降火。主治 用于骨蒸勞熱,虛勞咳嗽,遺精,赤白帶下,暑熱心煩,口瘡,咽喉腫痛。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每次1.5-4.5g,每日2次;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吹喉。注意事項 水腫患者慎服。水腫消退后,可用本品替代食鹽。每日不超過2g。相關論述 南藥《中草藥學》:“滋陰,除虛熱,澀精。主治虛勞咳嗽,骨蒸勞熱,遺精,赤白帶下。”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多作口腔咽喉瘡之外用藥。相關配伍 治皮膚瘙癢:米泔水加鹽煮沸,洗患部。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鹽池中提取的鹽水,經曬、煎而成,除去雜質。炮制方法 打碎入藥,或研末外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為細粒集合體。完整者呈盆狀、饅頭狀;上端截平,中間略下凹,下端半圓形,直徑6-7cm。表面平滑,白色或淡黃白色,有光澤;不透明。體較重,質硬而脆,易砸碎,斷面呈不規則晶粒,具玻璃樣光澤。易潮解。氣微,味咸。本品易溶于水。以塊整、色白、有光澤、具咸味者為佳。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21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