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銹,中藥名。又名鐵衣。為鐵置于空氣中氧化后生成的紅褐色銹衣。全國各地均產。具有清熱解毒,鎮心平肝之功效。主治疔瘡腫毒,漆瘡,口瘡,重舌,疥癬,燙傷,毒蟲螫傷,腳氣,癲癇。
中文名稱
鐵銹別名
鐵衣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寒。歸心、肝、胃經藥材分類
礦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解毒,鎮心平肝。
主治疔瘡腫毒,漆瘡,口瘡,重舌,疥癬,燙傷,毒蟲螫傷,腳氣,癲癇。
用法用量內服:3~6g,研末水調或酒調服。外用:研末撒或調敷;或水磨取汁涂。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者不宜用。
相關論述《本草經疏》:“鐵銹得金氣之英華,其味應辛苦,氣應寒。惡瘡疥癬濕熱所生,蜘蛛蟲咬,毒氣傷血,辛苦能除濕熱,寒能解熱毒氣,故主之也。蓋疔腫未有不因肝經風熱所致,此藥屬金,善能平木,故有如是之功。”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疔瘡,用多年墻內或泥土中銹釘,洗凈,以灰火內煅,入醋內淬,待冷,用刀刮釘銹,又于火內煅紅,入醋淬,仍前刮末,再三如此煅淬,刮末,用紗帛細羅包裹。遇人有此證,略將瘡口撥開,挑藥末在內,不以是為膏。(《普濟方》)
2、治疔腫,鐵衣末,和人乳汁敷之,立可。(《千金要方》)
3、治冷癰青硬無頭陰毒,生鐵銹二錢,白松香兩半,輕粉二錢,麝香少許。先將鐵銹、松香為細末,入銚內,加麻油一兩,慢火煎數沸,離火待熱少退,入輕粉,麝香末攪勻,即為膏矣。收貯,量瘡大小推貼患處。(《癰疽驗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取生銹的鐵,刮下外層銹衣即可。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本品為粉末狀或片狀,紅褐色或棕褐色。不透明;無金屬光澤。體較重,片狀者易碎。無臭,無味。觸之染手。以色深、片塊大者為佳。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2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