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殼錢,中藥名。為堇菜科植物臺灣堇菜ViolaformosanaHayata的全草。分布于臺灣等地。具有健脾開胃,祛風止咳,活血通經之功效。用于小兒食飲不振,感冒,咳嗽,痛經,紅崩白帶,腹痛下痢,風濕病。
中文名稱
蝦殼錢別名
紅鍋蓋草、紅蝦殼草、紅殼谷草性味歸經
味苦,性涼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健脾開胃,祛風止咳,活血通經。主治 用于小兒食飲不振,感冒,咳嗽,痛經,紅崩白帶,腹痛下痢,風濕病。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搗汁。相關論述 《臺灣藥用植物志》:“健脾開胃,祛風止咳,活血通經。用于小兒食飲不振,感冒,咳嗽,痛經,紅崩白帶,腹痛下痢,風濕病。”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作小兒開胃藥:紅鍋蓋草20g。半酒水燉豬小腸服。
2、治小兒發育不良:蝦殼錢20g。燉赤肉服,但不可放麻油。
3、治婦女經來腹痛:蝦殼錢40g。半酒水煎服。(1-3方出自《臺灣藥用植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2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