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狗,中藥名。為腫足蕨科植物腫足蕨Hypodematiumcrenatum(Forsk.)Kuhn的全草或根莖。分布于西南及甘肅、河南、臺灣、廣東、廣西等地。具有清熱解毒,除濕消腫,止血生肌之功效。常用于瘡毒,乳癰,泄瀉,痢疾,風濕痹痛,淋證,水腫,外傷出血。
中文名稱
小金狗別名
金絲矮陀陀、黃鼠狼、金毛狗、活血草、青蕨、金毛獅子草、石豬鬃、小爬巖姜性味歸經
味微苦,性涼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除濕消腫,止血生肌。主治 用于瘡毒,乳癰,泄瀉,痢疾,風濕痹痛,淋證,水腫,外傷出血。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禁忌 忌燒酒、豆腐。相關論述1、《植物名實圖考》:“治筋骨,痰火。”
2、《貴州民間藥物》:“清火,拔毒,止血,生肌。”
3、《河南中草藥手冊》:“活血。”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瘡毒:鮮黃鼠狼葉、莖適量。沖爛包敷患處。
2、治黃水瘡:鮮黃鼠狼根上之絨毛(適量)。敷患處。(1-2方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3、治痢疾:腫足蕨(全草)15g。水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4、治風濕關節痛:活血草15g,鮮分經草30g。水煎服。
5、治半身不遂:活血草15g,木瓜12g,防己9g,紅花6g,獨活9g,前胡9g。水煎服。(4-5方出自《河南中草藥手冊》)
6、治輕度刀傷:鮮黃鼠狼根部之絨毛(適量)。口嚼或搗爛敷傷口,用布扎好。隔二三日解下可愈。(《貴州民間藥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或夏、秋季采收全草,夏、秋季采挖根莖,洗凈,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莖及葉柄基部密被紅棕色的膜質鱗片,鱗片披針形,全緣。葉柄纖細,基部膨大成紡錘狀。葉片破碎,完整的葉片卵狀五角形,長10-25cm,三至四回羽裂,紙質,兩面有灰白色柔毛。孢子囊群生于側脈中部,囊群蓋灰色,圓腎形或馬蹄形,有密柔毛。質輕易斷。氣微,味淡。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28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