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棗子,中藥名。為蘭科植物云南石仙桃PholidotayunnanensisRolfe.的假鱗莖或全草。分布于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具有潤肺止咳,散瘀止痛,清熱利濕之功效。用于肺癆咯血,肺熱咳嗽,胸脅痛,胃腹痛,風濕疼痛,瘡瘍腫毒。
中文名稱
石棗子別名
亂角蓮、六棱椎、果上葉、鴉雀還陽、巖火炮性味歸經
味甘、淡,性涼。歸肺、肝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潤肺止咳,散瘀止痛,清熱利濕。主治 用于肺癆咯血,肺熱咳嗽,胸脅痛,胃腹痛,風濕疼痛,瘡瘍腫毒。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注意事項 孕婦慎服。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養陰潤肺。主治肺熱咳嗽,痰中帶血。”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肺結核:(云南石仙桃)全草500g,夏枯草1000g。水煎2次,濃縮為流浸膏,加紅糖180g。每次服15ml,每日2次。
2、治急、慢性氣管炎:(云南石仙桃)全草15g,前胡9g,枇杷葉、土貝母各15g,矮地茶30g,魚腥草60g。水煎服。
3、治瘡癤腫毒:(云南石仙桃)鮮假鱗莖搗爛敷。(1-3方出自《湖南藥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鮮用或切片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莖圓柱形,稍彎曲,長10-35cm,直徑2-3mm,節明顯,節間長2-4cm。表面棕黃色或棕褐色,節上有殘存氣根。假鱗莖圓柱形,長2-3cm,直徑2-4mm,表面棕黃色或棕褐色,具縱皺紋,有的假鱗莖頂端殘葉片。質硬,易折斷,斷面淺棕色,纖維性。氣微,味淡。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3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