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奴龍膽,中藥名。為龍膽科龍膽屬植物烏奴龍膽GentianaurnulaH.Smith的全草。植物烏奴龍膽,分布于我國西藏、青海西南部。具有清熱解毒,止瀉之功效。主治流感發燒,咽喉腫痛,黃疸,熱性腹瀉。
中文名稱
烏奴龍膽別名
崗嘎沖《認藥白晶鑒》性味歸經
味苦,性寒。入肺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止瀉。主治 流感發燒,咽喉腫痛,黃疸,熱性腹瀉。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相關論述 《西藏常用中草藥》:“治流感發燒,咽喉腫痛,黃疸,熱性腹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熱瀉,茜草、查干泵嘎、烏奴龍膽各等量。制成煮散劑,每次3-5g,每日1-2次,水煎服。(《后續醫典》三味烏奴龍膽湯)
2、治協日性熱,血熱,烏奴龍膽、冰片各5g,天竹黃、紅花各10g,制成散劑。每次3-5g。每日1-2次,白開水送服。(《內蒙古中草藥》四味烏奴龍膽散)
附注 成分:含黃酮苷、鞣質、氨基酸、有機酸、甾醇、酚性物質。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9月采集,曬干。炮制方法 除凈雜質。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皺縮成團,矮小。根細弱,卷曲,黃白色至黃褐色,質脆。莖下部有2-3對對生鱗片狀葉,上部葉密集呈覆瓦狀排列,完整葉片扇形,端截形。花皺縮呈紡錘形,萼筒漏斗狀,淡黃色、淡藍色或具深藍色條紋。花冠筒部黃白色至黃褐色,上部深藍色,裂片和褶近等長,雄蕊5。種子多數,黑褐色,長圓狀卵形,長3-5mm,表面具海綿狀網紋。氣微,味苦。全草以新鮮、莖葉多而質嫩者為佳。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3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