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蠟樹,中藥名。為木犀科植物小蠟LigustrumsinenseLour.的樹皮及枝葉。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于感冒發熱,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濕熱黃疸,痢疾,癰腫瘡毒,濕疹,皮炎,跌打損傷,燙傷。
中文名稱
小蠟樹別名
水冬青、魚臘、魚臘樹、水白臘、冬青、山指甲、水黃楊性味歸經
味苦,性涼毒性
小毒(《福建藥物志》)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主治 用于感冒發熱,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濕熱黃疸,痢疾,癰腫瘡毒,濕疹,皮炎,跌打損傷,燙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者加倍。外用:適量,煎水含漱;或熬膏涂;搗爛或絞汁涂敷。藥理作用1、葉有保護燒燙傷創面作用。
2、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甲型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弗氏痢疾桿菌、肺炎桿菌有極強的抗菌作用。
相關論述 《植物名實圖考》:“湖南產蠟,有魚蠟、水蠟二種,魚蠟樹小葉細,水蠟樹高葉肥,水蠟樹即女貞,此即魚蠟也。或又謂水冬青葉細嫩,與冬青無大異,可放蠟。此是就人家種蒔之樹與野生者而言,亦強為分別耳。《宋氏雜部》所云,水冬青葉細,利于養蠟子,亦即指此。李時珍謂有水蠟樹,葉微似榆,亦可放蟲生蠟,與此異種。”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黃疸型肝炎:小蠟樹鮮枝葉15-30g。水煎服。(《廣西本草選編》)
2、治痢疾,肝炎:小蠟樹鮮葉30-60g(干葉9-15g)。水煎服。對急性細菌性痢疾,用干葉90g(或鮮葉150g)水煎,分2次內服,每日1劑。(《全國中草藥匯編》)
3、治口腔炎,咽喉痛:水白臘12g,水煎服;并用水白臘適量,煎水含漱。(《萬縣中草藥》)
4、治皮膚感染:鮮小蠟樹葉500g,青黛4.5g,冰片3g,凡士林30g。將小蠟樹葉加水煎煮,濃縮成浸膏(不要過分粘稠),加1%防腐劑和凡士林、青黛后,繼續加熱成膏,然后再加冰片,攪拌即得。外敷患處,每日1次。(《全國中草藥匯編》)
5、治跌打腫痛,瘡瘍:小蠟樹鮮嫩葉搗爛外敷,每日換藥1-2次。(《廣西本草選編》)
6、治燙傷:小白蠟鮮葉適量,用涼開水洗凈搗爛,加少量涼開水,紗布包裹擠壓取汁。用棉球蘸汁搽患處,每日3-4次。[《四川中醫》1986,4(7):47]7、治黃水瘡:水白臘適量。研末,撒布患處,或用清油調敷。(《萬縣中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樹皮及枝葉,鮮用或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3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