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李,中藥名。為鼠李科植物凍綠RhamnusutilisDecne.的果實。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陜西、甘肅等地。具有清熱利濕,消積通便之功效。用于水腫腹痛,疝瘕,瘰疬,瘡瘍,便秘。
中文名稱
鼠李別名
牛李、鼠梓、趙李、皂李、山李子、烏巢子、牛李子、女兒茶、牛筋子、楮李、烏槎子、牛皂子、綠子、烏罡子、牛誚子、禾鐮子、羊史子、紅凍、鹿梨、油葫蘆子、大腦頭。性味歸經
味苦、甘,性涼。歸肝、腎經毒性
小毒《新修本草》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利濕,消積通便。
主治用于水腫腹痛,疝瘕,瘰疬,瘡瘍,便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或研末;或熬膏。外用:適量,研末油調敷。
注意事項虛寒腹瀉者慎用。
相關論述《新修本草》:“能下血及碎肉,除疝瘕積冷氣。”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諸瘡寒熱,毒痹:鼠李生搗敷之。(《圣惠方》)
2、治痘瘡倒靨黑陷:牛李子杵汁,石器內密封。每服皂子大,煎杏膠湯化下。(《小兒藥證直訣》牛李膏,一名必勝膏)
3、治齒?腫痛:牛李煮汁。空腹飲一盞,仍頻含漱。(《圣濟總錄》)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8-9月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果柄,鮮用或微火烘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果實近球形,直徑6-8mm;表面黑色或黑紫色,有皺紋,具光澤,果肉疏松,內層堅硬,通常有果核2;果核卵圓形,背面有狹溝。種子近球形或卵圓形;表面黃褐色或褐色,背面有與種子等長的縱溝。氣微,味苦。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3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