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綠,中藥名。異名:銅青、生綠。為銅器表面經二氧化碳或醋酸作用后生成的綠色堿式碳酸銅。銅綠主產于河北,其他地區也有生產,全國大部分地區有銷售。具有退翳,祛腐斂瘡,殺蟲,吐風痰之功效。主治目翳,爛弦風眼,癰疽腫痛,鼻息肉,喉痹,牙疳,臁瘡,頑癬,痔漏,風痰卒中。
中文名稱
銅綠別名
銅青、生綠性味歸經
味酸、澀、苦,性寒。入肝、膽經毒性
小毒《本草綱目》藥材分類
礦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退翳,祛腐斂瘡,殺蟲,吐風痰。
主治目翳,爛弦風眼,癰疽腫痛,鼻息肉,喉痹,牙疳,臁瘡,頑癬,痔漏,風痰卒中。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每次0.5~1g。外用:適量,研末點涂或調敷。
注意事項嚴格控制劑量;體弱血虛者忌服。
藥理作用去腐作用。
相關論述《綱目》:“銅青乃銅之液氣所結,酸而有小毒,能入肝膽,故吐利風痰,明目殺疳,皆肝膽之病也。”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眼生膚翳,垂生珠管,銅青一兩,細墨半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頭醋和丸如白豆大。每用一丸,以乳汁少許、新汲水少許浸化后,以銅筋點之。(《圣惠方》)
2、治近年風眼,銅綠(研)、寒水石(研)。上各等分,碾為細末。用五七沸滾水浸藥,攪勻,澄清,將水面上藥膜掠去,將清藥水于眼大角點之,勿令塵生于藥內,立效。(《瑞竹堂經驗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取銅器久置潮濕處,或用醋噴在銅器上,至表面產生青綠色銅銹時刮取。
炮制方法《太平圣惠方》:“研。”《瘡瘍經驗全書》:“火上微煅。”《醫學入門》:“水洗凈,細研水飛,去石澄清,慢火熬干。”《炮炙大法》:“以醋制銅生綠,取收曬干。”現行,將銅板放入高溫、潮濕的環境中,或用醋噴在銅器上,至表面產生青綠色銅銹時刮取,干燥。用時除去雜質,研成細粉,過100目。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藥材性狀:純銅綠為細絲狀或小顆粒狀的結晶性粉末。翠綠色。體重,質松脆,氣微,味微澀。能溶于水及酸,不溶于醚。
2、飲片性狀:呈綠色或深綠色細粉,光澤強,印在指紋間呈灰綠色或綠灰色,示粒徑不均一。氣微,味微澀。能溶于水及酸,不溶于乙醚。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3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