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烏泡根,中藥名。為薔薇科植物烏泡子RubusparkeriHance的根。分布于江蘇、陜西、湖北、四川、貴州、云南。具有調經,止血,祛痰止咳之功效。常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癓瘕,血崩,衄血,便血,咳嗽痰多,瘡瘍不斂。
中文名稱
小烏泡根別名
烏泡根性味歸經
味咸、酸,性平。歸腎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調經,止血,祛痰止咳。主治 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癓瘕,血崩,衄血,便血,咳嗽痰多,瘡瘍不斂。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相關論述1、《草木便方》:“散瘀除風逐痰停。”
2、《分類草藥性》:“治吐血,咳嗽,牙痛,勞傷。”
3、《重慶草藥》:“行血調經。治婦女月經不調,經閉,血崩,癓瘕,月家病。”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氣滯血瘀,月經不調:小烏泡根15g,益母草15g,元寶草15g,香附子9g。水煎服。
2、治血滯經閉:小烏泡根24g,月季花9g,刮筋板9g,土沉香9g,益母草15g,元寶草15g。水煎服。(1-2方出自《四川中藥志》1982年)
3、治婦女崩癥:小烏泡根、紅活麻、棕樹根、月月開根各120g。煎水燉肉服。(《重慶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9-10月采挖,除去莖葉,洗凈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3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