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吳萸,中藥名。為蕓香科植物吳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及毛脈吳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Huang未成熟的果實。植物吳茱萸,分布于我國陜西、甘肅、安徽、浙江、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植物石虎,分布于我國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植物毛脈吳茱萸,分布于我國江西、湖南、廣東、廣西及貴州。具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氣,溫中燥濕之功效。主治脘腹冷痛,厥陰頭痛,疝痛,痛經,腳氣腫痛,嘔吐吞酸,寒濕泄瀉。
中文名稱
山吳萸別名
食茱萸《新修本草》,吳萸《草木便方》,茶辣(廣西),漆辣子(陜西),優辣子(貴州、陜西),曲藥子(湖北),氣辣子(四川)。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熱。入肝、脾、胃經毒性
小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散寒止痛,疏肝下氣,溫中燥濕。主治 脘腹冷痛,厥陰頭痛,疝痛,痛經,腳氣腫痛,嘔吐吞酸,寒濕泄瀉。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煎水洗。止嘔,黃連水炒;治疝,鹽水炒。注意事項 不宜多服久服,無寒濕滯氣及陰虛火旺者禁服。藥理作用1、抗胃潰瘍作用。
2、保肝利膽作用。
3、短暫促進膽汁分泌作用。
4、鎮痛作用。
5、降壓作用。
6、增強心肌收縮力作用。
7、對心肌損傷有保護作用。
8、延長血栓時間。
9、子宮收縮作用。
10、抑菌和殺蟲作用。
相關論述1、《別錄》:“生上谷川谷及冤句,九月九日采。陰干。”
2、《本草經集注》:“《禮記》名藙,而俗中呼為藙子,當是不識藙字似藙字,仍以相傳。其根南行、東行者為勝。道家去三尸方,亦用之。”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療高血壓病。
2、治療口腔炎。
3、治療嬰幼兒腹瀉。
4、治療喉喘鳴。
相關配伍1、治心中寒,心背徹痛,吳茱萸一升,桂心、當歸各二兩。上三味,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下,漸加至四十丸。(《圣濟總錄》茱萸丸)
2、治嘔吐涎沫,頭痛及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洗)一升,人參三兩,生姜(切)六兩,大棗(擘)十二枚。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傷寒論》吳茱萸湯)
3、治蛔心痛,吳茱萸(水浸一宿,焙干炒)半兩,鶴虱(微炒)一兩半。上為細散。每服二錢,空心溫酒調下。(《普濟方》吳茱萸散)
4、治霍亂心腹痛,嘔吐不止,吳茱萸(湯浸,焙,妙)、干姜(炮)各一兩。甘草(炙)一兩半。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圣濟總錄》吳茱萸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栽后3年,早熟品種7月上旬,晚熟品種8月上旬,待果實呈茶綠色而心皮未分離時采收,在露水未干前采摘整串果穗,切勿摘斷果枝,曬干,用手揉搓,使果柄脫落,揚凈。如遇雨天,用微火炕干。炮制方法1、吳茱萸,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果柄、枝梗。
2、制吳茱萸,取凈甘草片置鍋內,加水(1:5)煎煮兩次,去渣,趁熱加入吳茱萸拌勻,稍潤,候吸盡汁液,用文火炒干,取出放涼。每吳茱萸100kg,用甘草6kg。甘草水制以降低其毒性和燥性,用于治嘔吐,頭痛,疝痛,痛經,腳氣。
3、鹽炒吳茱萸,現行,取凈吳茱萸于適當容器內,加入鹽水拌勻,稍潤至盡,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裂開,稍鼓起時,取出放涼。每吳茱萸100kg,用食鹽2kg。
4、黃連制吳茱萸,現行,取凈黃連片或碎塊,置鍋內,加入適量水煎湯,撈出黃連渣,投入凈吳茱萸,悶潤至黃連水吸盡時,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曬干。每吳茱萸100kg,用黃連12kg。
5、酒炒吳茱萸,現行,取凈吳茱萸用黃灑拌勻。悶潤酒盡,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裂開為度,取出放涼。每吳茱萸100kg,用黃酒20kg。
6、醋炒吳茱萸,現行,取凈吳茱萸用醋拌勻,悶潤至醋盡,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裂開為度,取出放涼。每吳茱萸100kg,用米醋18kg。
7、姜制吳茱萸,現行,取凈吳茱萸用姜汁拌勻,用文火炒干為度。每吳茱萸100kg,用生姜25kg。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制吳茱萸、鹽炒吳茱萸、黃連制吳茱萸、酒炒吳茱萸、醋炒吳茱萸、姜制吳茱萸,密閉,置陰涼干燥處。~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藥材性狀:果實類球形或略呈五角狀扁球形。直徑2-5mm,表面暗綠黃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數點狀突起或凹下油點。頂端有五角星狀的裂隙,基部有花萼及果柄,被有黃色茸毛。質硬而脆。氣芳香濃郁,味辛辣而苦。以飽滿、色綠、香氣濃郁者為佳。
2、飲片性狀:吳茱萸參見藥材形狀。制吳茱萸色澤加深,氣味稍淡。鹽炒吳茱萸表面焦黑色,色香濃郁,味辛辣,微苦咸。黃連制吳茱萸表面黃褐色,氣香,味苦。酒炒吳茱萸裂開,色澤加深,微有酒氣。醋炒吳茱萸裂開,表面深褐色,微有醋氣。姜制吳茱萸裂開,色澤加深,具有姜氣味。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3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