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血藤葉,中藥名。為五味子科植物鐵箍散Schisandrapropinqua(Wall.)Baill.var.sinensisOliv.的葉。分布于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貴州等地。具有解毒消腫,散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瘡癤腫毒,乳癰紅腫,外傷出血,骨折,毒蛇咬傷。
中文名稱
小血藤葉性味歸經(jīng)
味甘、辛、微澀,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消腫,散瘀止血。主治 用于瘡癤腫毒,乳癰紅腫,外傷出血,骨折,毒蛇咬傷。用法用量 外用:30g,鮮品可加倍,搗敷;或煎水洗;或干葉研粉撒及調(diào)敷。相關(guān)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解毒消腫,止痛。”“外用治瘡癤、毒蛇咬傷、外傷出血。”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瘡癤、乳癰紅腫以及刀傷出血:用(五香血藤)葉沖爛外敷;或研末配其他藥用酒或酸醋,或蜂蜜、水、雞蛋清調(diào)勻外敷。(《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2、治瘡癤腫毒:小血藤葉、破血丹、蒲公英、南瓜子、牽牛花根各30g。共搗爛敷患處,也可煎湯外洗。(《陜西中草藥》)
3、治外傷出血,瘡癤腫毒:鮮(鐵箍散)葉配田邊菊搗爛敷或研粉撒布。(《湖南藥物志》)
4、治骨折:小血藤葉搗爛外敷。(《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秋三季均可采收。鮮用或曬干研粉備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葉狹披針形、狹卵狀矩圓形或矩圓形,革質(zhì)或厚紙質(zhì)。長4-12cm,寬1-3cm,先端長漸尖或尾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危吘売惺桎忼X;葉表面苦綠色,主脈明顯,側(cè)脈不明顯;葉柄長約8mm。氣微香,味辛涼。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403.html





